邱宜正:感恩于心 执着于行

发布日期:2013-12-27


 

邱宜正委员平时给人的感觉很安静,甚至有点腼腆。他在区政协真正“出名”,源于2011年初他所提交一份关于滨江地区开发的提案,字数达到了6560字,详细地分析了滨江开发存在的4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7项意见建议。“这几乎就是一份调研报告了,这样的委员个人提案真是很少见,极为难得!”无论是提案委员会的政协委员,还是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都不由感叹。这份提案受到了区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少建议得到了采纳。

后来邱宜正又陆陆续续带给大家不少的“小震撼”:两年多来,他先后提交了13份提案,不少提案配有现场实拍的照片,有些提案详细调查汇集了相关方的观点和诉求,一些提案还针对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供参考。一件件提案,让人感觉到邱宜正的用心和执着。

 感恩于心:我只想尽量做一点有益社会的事

对事用心,对人感恩。谈起这几年自己在参政议政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邱宜正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夸耀,他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去做好的事情。邱宜正说,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关怀帮助,所以始终心存感激,一有机会也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1997年,邱宜正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加入了由系里几名师兄创办的一家IT公司——复旦金仕达计算机有限公司。公司初创阶段,完全靠着一帮年轻人打拼,加班是家常便饭,有时为了赶项目通宵达旦,为了跑业务长期出差,十分辛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成长。公司从创立到发展、壮大,先后历经了公司业务领域转型、股份制改造、外资并购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回忆起当年的发展历程,邱宜正说他很感谢公司给了他很多的锻炼机会。

邱宜正虽然工作在张江,但生活在杨浦,对杨浦有很深厚的感情。2006年,由于在市台联会表现良好,经市台联会介绍,邱宜正加入杨浦区台联会,并在后来被选拔为区十二届政协台联界别的政协委员。加入区台联会、成为区政协委员,让他和杨浦的联系更加紧密了。邱宜正说,自己很珍惜有这样的机缘,也很珍惜政协这个平台,为杨浦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

 执着于行:当了委员就要尽心尽职

邱宜正身上有一股认真的执着劲儿,在他看来,当了政协委员,就要做好应该做的事,就必须履行好职责。积极参加活动是前提,邱宜正的原则是“只要可能就参加”。由于IT行业工作压力大,外资企业管理严格,要挤出时间参加政协活动并不容易,他就拿出自己的假期,每年的公司休假有不少用在参加政协和所在团体的活动了。

邱宜正说,刚加入政协时,自己一度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做好工作。好在有区政协的领导、统战部和台联会的领导反复地指导帮助。从传授提案写作技巧到鼓励发言,从听取讲座报告到参加委员学习班,政协委员中的老前辈也在各种活动中言传身教,使得新委员逐步熟悉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形式,领会了对委员工作的各种要求,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009年6月,邱宜正参加视察五角场的活动,当时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展现风采,给大家带来很强的震撼和鼓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五大功能区”的概念,给很多委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方向指引。他和几位委员在交流时,都感觉到下一步推动杨浦经济发展还需要有一个新的“增长极”,这就是与五角场形成南北呼应之势的滨江地区。未来杨浦滨江应当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决定要写一份关于滨江开发建设的提案。随后,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通过网络搜寻相关的建设经验案例,借鉴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等区域的开发特点,利用各种机会乘坐公交车或步行沿着杨浦滨江沿线实地考察,还专程到复兴岛上走了一圈。当时恰巧公司搬到了浦东张江软件园,还没有地铁,邱宜正上下班都要经过杨浦大桥,有时他就会在经过大桥时观察杨浦滨江,“那个时候脑子里经常就想着滨江开发的事情”。

但是写这样一份提案的难度远远超出了预期。经过实地考察,邱宜正深刻意识到滨江问题的难度不是拍脑袋就可以解决的。杨浦滨江开发难度太大了,沿线老厂房多、地理情况复杂、所有权错综复杂;旧区和困难人群多、动迁成本高,而且如何在滨江开发中避免同质化、充分发挥杨浦滨江价值,使其成为上海滨江的“一极”、成为杨浦经济发展的新一个巨大“引擎”更是一大难题。这些问题困扰着邱宜正,以致于1年过去了,他没能按预期完成这份提案。作为软件程序员、业务分析师,邱宜正的日常工作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多年工作养成的性格,使得他最终选择了不放弃、继续前进。在第二年中,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以及平时在政协活动中关注区的发展指导思想,邱宜正终于理出了一些思路线索,提案开始逐步成形。区台办、区台联的领导也在后来对提案进行了多次指导,使得提案的立意有了明显的提高。2011年初,邱宜正的执着终于结出了硕果,一份六千多字的《对打造杨浦特色的创新型滨江空间的几个建议》的提案完成了。这份提案被选为当年区政协的重点提案,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有多家媒体作了相关的报道。

滨江开发的提案,对于邱宜正而言,不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更是一次重要的历练,准备和撰写提案的两年也是一个学习如何参政议政、提升履职能力的过程。怎么样选择题目,怎么样找准切入点,怎么样让建议具有可操作性,邱宜正在其中学到了很多。从那时起,邱宜正无论是提交提案,还是会议发言,都明显多了起来,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挥阶段。

邱宜正说,自己会时刻关注杨浦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他看来,杨浦具有良好的教育、科技和地域等资源禀赋,关键是如何想方设法把这些资源利用好,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不仅仅是区委、区政府的事情,也是所有杨浦人的事情,政协委员也是其中一份子,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