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视察本区传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
9月18日,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委员视察本区传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委员们实地视察了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兴岛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中医医院中医经典传承研究基地,并在听取区卫生健康委工作通报后进行了座谈。区政协副主席顾登妹参加视察,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卢瑜主持通报座谈会。
近年来,杨浦始终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健康上海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抓住深化医改的机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确保各项中医药发展任务落到实处。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中医综合服务区)全覆盖。积极推进“一社区一品牌”建设,其中2家社区创建市名中医基层工作站,4家社区创建市级中医专病专科门诊,6家社区创建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站点创建市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点带面,持续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
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区卫生健康委为推动杨浦区传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围绕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张 莉:加快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和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培育中药材产业,由中医院主导,全方位对药材前期的培育环境、培育流程等提供指导,推动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
何爱琴: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医,对区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以及临床评价等进行深入研究。加强中医药临床基础研究、重点及疑难疾病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支持中医医院与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加强协作,产出一批较高水平的中医药科技成果。
吴 伟:打造民间中医和体制内中医合作交流的氛围,搭建学习提升、宣传展示、医疗外交、政策引领、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平台,共同提升中医药服务带给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重视中西医的结合,通过交流实现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许 炳:系统梳理中医的药方、疗效等,推动标准化战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中医药标准化治理能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沈小娟:在社区、滨江打造集观赏、学习、体验、疗愈以及科普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区,建中医药百草园,推广中医药茶饮等,把中医药的文化融入到我们城市的公共空间里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陆 坚、张 捷(书面):加强中医药的科普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可以通过在终身教育学堂开课、街道社区的公益讲座、定期义诊、网络传播等方式来推广中医文化。
顾 昕、朱 江(书面):在中医药的传承推广方面,要将中医药传统文化引入基础教育课堂,推动中医和教育结合,在学校里建立中医社团等,让中医药传统知识走进校园,教孩子从小了解一些人体的穴位,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我,培养孩子对中医的兴趣。
顾登妹指出,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抢抓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统筹谋划体系建设、人才培育和站点布局等,群众就医的软硬件环境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要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守正传承,把中医文化放在民族复兴和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高度,保护和传承中医经典著作,增进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要加强医教融合,拓宽人才培养思路,加强探索创新,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培养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和认同,为中医药发展储备人才。要形成杨浦特色,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向外拓展医疗领域的相关服务,促进中医药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